BWP是网络侧给UE分配,对应特定载波特定参数集的一组连续的公共资源块。每个UE可以配置上行、下行最多各4BWP,如果使用SUL(补充上行链路),在SUL可以额外配置最多4BWPUE只能在当前激活的BWP内发送或接收信号和数据,同一时刻DLUL最多只能有一个激活的BWP。通过BWP配置,网络可以支持不连续频段,可以为UE配置不同大小的带宽、不同的参数集。

BWP包括初始BWP(初始接入时使用)、缺省BWPinactivitytimer超时后使用)、激活BWP(某一时刻只能激活1个专用BWP)、专用BWPRRC连接使用)。UE初始接入时使用初始BWP,建立RRC连接后网络为其分配专用BWP。当BWP-inactivitytimer超时,UE迁移到缺省BWP(如果没有配置缺省BWP,就迁移到初始BWP),当有大数据业务发生时,可以通过PDCCH命令迁移到大带宽的BWP

BWP,英文全称为BandwidthPart,即一部分带宽。我们有时也用BandwidthAdaptation指代这个技术,即带宽自适应变化。

NR中,UE的带宽可以动态的变化。第一个时刻,UE的业务量较大,系统给UE配置一个大带宽(BWP1);第二时刻,UE的业务量较小,系统给UE配置了一个小带宽(BWP2),满足基本的通信需求即可;第三时刻,系统发现BWP1所在带宽内有大范围频率选择性衰落,或者BWP1所在频率范围内资源较为紧缺,于是给UE配置了一个新的带宽(BWP3)。

UE在对应的BWP内只需要采用对应BWP的中心频点和采样率即可。而且,每个BWP不仅仅是频点和带宽不一样,每个BWP可以对应不同的配置。比如,每个BWP的子载波间隔,CP类型,SSBPSS/SSSPBCHBlock)周期等都可以差异化配置,以适应不同的业务。

BWP的技术优势主要有四个方面:

UE无需支持全部带宽,只需要满足最低带宽要求即可,有利于低成本终端的开发,促进产业发展;

UE业务量不大时,UE可以切换到低带宽运行,可以非常明显的降低功耗;

5G技术前向兼容,当5G添加新的技术时,可以直接将新技术在新的BWP上运行,保证了系统的前向兼容;

适应业务需要,为业务动态配置BWP

NRFDD系统中,一个UE最多可以配置4DLBWP4ULBWP。在NRTDD系统中,一个UE最多配置4BWPPair(一对)。BWPPair是指DLBWPIDULBWPID相同,并且DLBWPULBWP的中心频点一样,但是带宽和子载波间隔可以不一致。

BWP主要分为两类:InitialBWP(初始)和DedicatedBWP(专用)。InitialBWP主要用于UE接收RMSIOSI发起随机接入等。而DedicatedBWP主要用于数据业务传输,DedicatedBWP的带宽一般比InitialBWP